生育一个健康、聪明、长寿、人生成功的宝宝,是古往今来绝大多数为人父母的美好祝愿和祈盼。在这样一种观念支配下,人们根据日常生产、生活的实践经验、教训,逐渐总结、形成了一系列的生育礼俗。作为帝制中国时代最后一个王朝的清朝,由于地域广阔,民族众多,清朝人在大体传承以往历代生育礼俗的基础上,又因民族、地域风俗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又有所创新。其中,有些生育礼俗,已随着文明和科技的进步,而日渐消逝;有些生育礼俗,即便在当今社会,仍传承不衰。下面,文史君就带大家去了解一下,清朝时都有哪些生育礼俗?它们分别蕴含了父母家人什么样的希望和祈盼?
一、未孕前的祈子礼俗
至迟自周代开始,贵族女子在结婚后,孕育前,往往会在春季,去郊外祭坛,祭拜职掌生育的高禖神。这就是《礼记·月令》记载的“仲春之月,……以太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帅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韣,授以弓矢于高禖之前。”
后来,职掌生育的神灵逐渐增多,方式也日渐多样化。职掌生育的神灵,有道教的“送子娘娘”,有佛教的送子观音,有观音菩萨剪下的指甲孕化的陈靖姑,有北宋时期的花蕊夫人……。
祭拜的方式,到清朝时,也因地域、民族的差异,而形式多样。比较常见的方式,是到送子娘娘庙焚香祭拜求子。还有的地方盛行祈拜麒麟送子、偷瓜祈子、摸秋祈子、送“耍孩”祈子等祈拜方式。
清朝时,在今天浙江一带,女子婚后一两年仍未怀孕者,夫家的一些亲朋要在阴历正月十六日晚上,用纸扎糊一婴儿人形,谓之“耍孩”;然后,打着绘有“麒麟送子”图画的玻璃灯照明,敲锣打鼓,沿途燃放鞭炮,将“耍孩”送到不孕女子的床榻上。主人为送“耍孩”的亲朋倒糖茶水饮用。亲朋们喝完茶水后,将茶碗倒扣在桌子上。当地人认为,这样做,不孕女子将很快孕育男孩。有的地方盛行偷拔一截船桩,用红纸包裹,象征婴儿,送给不孕妇女的风俗。还有的地方盛行在送子娘娘庙里祭拜买一泥塑娃娃,带给不孕妇女的风俗。
居住在今天贵州的苗族、布依族、水族,广西毛南族、侗族、仫佬族等少数民族,都传承着各具民族特色的求子仪式。如布依族是让男主人将公鸡背进屋内,据说可引来子嗣;侗族祭拜姜良、姜妹兄妹神,水族祭祀岩神,毛南族祭拜花神。仫佬族祭拜祖先神,特别是婆王神。
二、孕育和分娩时的礼俗
《一生为奴》慈禧、同治剧照清朝时,宫中的后、妃若确定怀孕,谓之“遇喜”。她们衣、食、住、行,可享受较平日更为优厚的待遇。生育前,其女性亲属还被允入宫照顾。慈禧太后年轻封懿嫔时,怀有身孕。生育前3个月,她的母亲就被允许入宫,与慈禧同住,照顾起居。宫人们还要循例在怀孕的嫔妃住所旁挖“喜坑”。挖好后,宫人们要在坑内放筷子(谐“快生子”之音)和红绸、金银八宝等物,并念喜歌,祈愿生育顺利。
清朝后、妃临产时,宫人们要循例在产房外悬挂宝刀,据说可祛除邪祟;还要放置易产石,据说有助于顺利分娩、母子平安。接生由各衙门推荐,并经御医考试合格后,才能入宫当差的专职接生人员“稳婆”(俗称“接生婆”)负责。婴儿分娩后,母子要由御医“请脉”验看。一切平安后,御医取温水,将“福寿丹”化开,给婴儿灌服。
在民间,很多地方流行孕妇分娩前,家人行“催生礼”。这项自宋代即已出现的礼俗,至清末仍盛行不衰。在今杭州一带,当孕妇产期将至时,娘家要在产月的初一日,派人将喜蛋、桂圆及襁褓送到男家。除随身携带上述物品外,送者还要携带一具笙。到男家后,一边吹笙,一边进门,象征催生之意。还有的地方将10双红漆筷子/洋红染的竹筷,一并送到男家,取“快生子”寓意。
三、婴儿降生后的养育礼俗
婴儿降生后,多地流行由孕妇至亲在小范围内举行为新生儿祈福、为孕妇驱邪的风俗。今浙江杭州一带,男家要派人带着喜蛋、酒菜,到孩子外婆家报喜。若生男孩,送的喜蛋是单数;若是女孩,送双数喜蛋。外婆家要回送双倍的喜蛋、小孩衣裙。男家收到喜蛋后,仍按男单女双之数,将它们分赠给众亲友。亲友们要回赠火腿、核桃、桂圆、红糖等,称作“汤盆儿”。
生孩子染红鸡蛋,至今仍能见到清代,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都传承着唐、宋时创立的新生儿出世后第3天的“洗三”的礼俗:“三日洗儿,谓之洗三。”在宫中,皇子/女降生后,内务府官员要立即向皇帝及其他皇室成员禀奏,并将皇子/女生辰“命帖”交付钦天监。钦天监选择吉时,3天后行洗浴礼。洗浴前,宫人们要先将用槐叶、艾草煮过的水倒入浴盆中,然后将皇帝及王公贵族们赐赠的贺礼金银钱物、花生、鸡蛋、枣、栗子等,投入水中,谓之“添盆”。然后由新生儿的姥姥,或年长德高的女性为婴儿洗身。洗时,姥姥要一边用手搅水,一边念诵祝福话语,叫作“搅盆”。清代北京一带的满族人,“洗三”结束后,有姥姥要用葱白在婴儿身上轻轻地打三下,边打边念诵“一打聪明,二打伶俐,三打邪魔”等祝词。
传承至今的洗三礼民间有的地方“洗三”时,要在浴盆里放上喜蛋、金银饰物等。给婴儿轻轻洗完澡后,要用喜蛋在婴儿额角处轻轻摩擦几下,据说可避免今后生疮;再用金银饰品擦拭几下,据说可护佑婴儿不受妖魔精怪的惊吓。洗后,用称给婴儿称体重,俗称“上称”。称时,要将婴儿父亲的一只鞋、一块碎缸片、一根肉骨一起放在称上,与婴儿合称。寓意婴儿长大后有刚(缸)骨,能继承父志。有的地方还要用红带将婴儿双手系上,象征孩子将来沉稳安静,不会胡作非为。有的地方则焚烧太均纸,拜谢太均娘娘送子的恩典。
婴儿出生后,为保佑其健康成长,避免病魔纠缠,家人要向邻里讨要零碎布帛。拿回家后,裁剪缝制成衣,名曰“百家衣”,给婴儿穿戴。
百家衣很多地方流行给新生儿佩挂“百家锁”的风俗,据说这样可将婴孩的灵*锁住,免得被*怪蹑走。保佑新生儿吉祥如意、健康成长。在今天江西一带,婴儿出生后,家人要用红纸包7粒白米、7叶红茶,分给亲友。亲友可回赠十文或百文铜钱。新生儿的家人要用这些铜钱去买一个正面刻着“百家宝锁”,反面刻着“长命富贵”等吉祥字样的银锁,挂在婴孩的脖子上,据说可防病避灾。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婴儿出生后,最佳饮食方式,就是母亲喂乳。这在清朝一般家庭中,也是如此。然而在宫廷中,后、妃生育后,不能亲自给自己的孩子喂乳,而是由内务府遴选的年青、体健并有育儿经验的妇女充任的乳母(又称侍母、乳媪)、保姆及太监、宫女们抚养、哺养,“一皇子例须用四十人:保姆八、乳母八”。乳母的亲生子女,由宫中出银,另雇妇女哺养。清朝的皇子/女们与生母,感情比较淡漠,因为他/她们“自堕地即不与生母相见。每年见面有定时,见亦不能多言。……自襁褓至成婚,母子相见,殆不过百余面耳”。
明朝时出现的给新生儿“寄名”的养育风俗,到清朝时,几乎流行于全国各地。所谓“寄名”,就是新生儿的父母家人因担心孩子会夭殇、疾病,所以“寄名于神*,如观音大士、文昌帝君、城隍土地,且及于无常是也,或即寄名于僧尼,而亦皆称之曰干亲家”。将孩子“寄名”给神佛、僧道,充为弟子(不剃发出家),以求长命平安。行“寄名”礼时,父母要抱着婴儿到庙里烧香。先用红布做成一个袋子,将小儿的出生年月日(即“生辰八字”)写在纸上,装在袋中,然后悬挂在神橱上,俗称“过寄袋”。接着,僧人或道士代表神佛,为小儿取名,并将道髻、道衣、符录及刻着“金玉满堂”、“长命百岁”等吉祥话语的银项圈、长命锁等赐给小儿。自此,小儿要称呼此僧人或道士为“寄爷”。寄名后三年内,每逢年底,庙观要准备饭菜送给小儿家,小儿的父母家人也要施舍给僧道一些钱财。小儿长大成婚后,才能将“过寄袋”从庙观中取回来,谓之“拔袋”。双方的“寄名”关系才宣告结束。
婴儿出生满一个月时,父母要置办丰盛的酒席,宴请亲友邻里,谓之“满月酒”。前来祝贺的亲朋,多馈赠缀有银饰、寿星、兽头,及金玉满堂、长命富贵等吉祥祝福字样的婴儿帽、粉制糕团等。
此日,宫廷中有给婴儿“升摇车(也叫“悠车”)”的礼俗。这一礼俗大概源自游猎时期的满族,父母外出狩猎时,为保安全,而将孩子悬挂于树上的风习。摇车用木制成,多为船形,外刷红漆,饰有金、银彩绘图案,写有“长命百岁”等吉语。摇车一般由女家制做,作为孩子满月的贺礼,赠送给男家。
摇车此日,民间大多流行给新生儿“剃头”的礼俗。有的地方的汉族人流行在婴儿前脑门处留出约1—2寸大小的方形胎髦,谓之“留胎髦”,有父母望子*的寓意。婴儿剃下的胎发,不能随意丢弃,而是搓成团状,用红绿色的花线束好,挂在堂屋高处。据说,这样做,婴儿长大后,会有胆识。北方很多地区则将婴孩脑袋后边的一撮头发留住不剃,谓之“百岁毛”。据说这样孩子好养活,不易患病夭折。
清代,居住在今江苏北部地区的部分汉族人,流行为满月的女婴穿耳、涂唇的风俗。这种风俗,不是象今天人想象的那样,是为了将女婴打扮得漂漂亮亮,而是为训诫女童。前者是告诫女童,不得偷听别人谈话;后者是为了镇住多嘴*,这样,女婴长大后,不多嘴,不贪食。
当然,并非所有的民族都有给满月的婴儿剃发的风俗。如居住在今天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境内的布依族人的风俗是:男婴出生后,要请巫师算命。若该婴“命贵”,需留胎发,且自小穿女装,这样才能让他无病无灾的长大。直到他12岁时,才会举行“剃毛头”的仪式。仪式举行前,家人必须要征询男童的意见,是否同意剃发?还要问男童,需要大人给他买什么礼物?男童同意剃发,且买回他想要的礼物后,才可择吉日剃发。亲友即日前来庆贺,祝贺孩子躲过了“命根”,今后将平安无事。
布依族传统服饰剃完发后,要给婴儿穿上红色、绿色的衣服,由除父母外其他一名亲友抱着,再找一人拿着伞,给婴儿遮光、风;他们要在街上兜几圈,叫作“兜喜圈”、“逛喜圈”。“兜喜圈”时,必须抱着婴儿过一座小桥。据说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长大后胆识过人。
至迟南北朝时出现,自此一直盛行不衰的“周岁晬盘”(亦称“抓周”)礼俗,在清朝宫廷和民间,依然盛行。所谓“抓周”,就是婴儿一周岁时,父母家人在盘中放各种物品,让他/她随意去抓;以其所抓之物,预测其未来的志趣、成就。清宫皇子一周岁时,“用玉陈设二事、玉扇坠二枚、金匙一件、银盒一盒、犀钟一棒、犀棒一双、弧一张、矢一拔、文房一份、晬盘一具、果筵一席。……惟公主、皇孙女不设弧矢。”与宫廷中稍有不同的是,民间“抓周”,多用金银、文房四宝、书籍、秤尺刀剪、女工针线、玩具等。
文史君说
清朝在传承以往创立的生育礼俗的同时,又根据现实而有所变化和创新。由于清朝疆域广阔,民族众多,不同的地域、民族,既有共同的生育礼俗,如洗三、抓周等,又各有独具民族、地域特色的生育礼俗。这些生育礼俗,虽然有很多不科学的迷信糟粕,但也有很多符合现代科学、健康理论的做法。尽管很多生育礼俗带有迷信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大多都蕴含着父母家人对孩子健康、平安、成功的祈愿和祝福,值得肯定和传承。
参考文献
1.徐珂:《清稗类钞》,中华书局,年。
2.林永匡等:《中国风俗通史》(清代卷),上海文艺出版社,年。
3.钟敬文主编:《中国民俗史》(明清卷),人们出版社,年。
(作者:浩然文史·郛生)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