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府和荣国府实质上有着相当亲密的关系。荣国府贾母的公公贾源和宁国府的宁国公贾演是同胞兄弟,宁国公为哥哥。
宁国公贾演和荣国公贾源兄弟两人曾经跟随皇帝开疆拓土,拼杀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被皇帝各封为宁国公和荣国公,赐以爵位爵产,各敕造居地宁国府和荣国府。
到贾母丈夫贾代善和堂哥贾代化一代,又被封为一等将*,世袭祖上的爵位和爵产。
然而接下来的儿孙辈们却越混越差,除了享受祖上的荫庇,文不成武不就,坐吃山空还要闹出一堆是非。贾家被抄家是必然的结果。
抄家的原因总的来说是*治斗争和*治陷害。贾家跟当时派系斗争的皇室北静王来往密切,引发对手忠顺王的不满,然后查找贾家纰漏进行报复。
虽然当时荣国府的元春封为贵妃,然好景不长,元春省亲大观园的排场,给皇帝造成离心离德的错象,加上宫中没应付好的宦官和贾家所谓亲朋好友中的小人的落井下石,内忧外患和元春驾薨,导致贾府彻底崩盘。
当然,如果贾家儿孙辈们都勤勉向上,谨慎处世,少留漏洞和把柄,也不至于被裹挟和抄家。
他们的错误点太多,就宁国府来说,有贾珍的聚*和贾珍为儿子贾蓉花钱买官,乱伦致尤三姐自杀,更可怕的是贾珍乱伦的媳妇秦可卿在逝后竟然用上了“义忠亲王老千岁”的棺木,这是皇家的规格,秦可卿怎匹配得上!逾越封建等级制度,享受不该享受的礼制规格,这可是重罪啊!
还有贾珍老婆尤氏作为诰命夫人,在太妃薨逝时,谎报产假,不入朝祭拜,不去皇陵守灵,这都是抄家的死罪。
当然,荣国府的儿孙们办的事也不赖,老大贾赦为霸占玉扇逼死石呆子,好色逼死抗婚的鸳鸯,王熙凤在外放高利贷,为钱搞出人命案,贾琏国丧期间办婚事,薛幡在外的胡作非为,这些都是要算在贾家头上的。
在贾家抄家时,唯有贾母是镇定的。贾母出身金陵世族史侯家,“阿房宫三百里,住不进金陵一个史”,想想贾母的娘家多显赫。大户人家培养出来的女儿乐观豁达大气。
贾母在贾家鼎盛时期嫁进去,随偌大的家族经历风云变幻,数十年的煎熬成为一位达观静气,精明能干明锐果决,又风趣幽默慈祥仁爱的老人。在抄家时刻人心惶惶,贾母张开她虽苍老亦坚强的翅膀,给予儿孙们最厚实的安全感。
这位德高望重的老祖母早已预料到贾家有倾覆的一天,所以早早备下私房钱,于危难之际供儿孙们度过难关。
这儿孙们也包括不是贾母亲孙辈的宁国府的堂孙辈。宁国府的堂哥不在,堂侄贾敬早年出家,自己的老公又英年早逝,两大府第的长辈唯有贾母还在!八十多岁的老人家要顾及到所有的儿孙们,危难关头家族存亡意义重大!
贾母的私房钱来于:娘家的庞大嫁妆,以前公公婆婆给的体己钱,丈夫留下来的,作为一品诰命夫人每年皇宫礼部给的(不必回礼),做寿皇宫礼部送的礼物,田租,府中月例钱和年底分红,亲朋好友和底下人的“孝敬”……
看似贾母爱玩爱吃会享受,为了家族还是日积月累攒下一笔庞大的私房钱。
这笔钱于抄家时被贾母妥帖地发放下去,以解危难。
贾母给贾赦、贾珍、王熙凤各三千两,黛玉回乡安葬费五百两,惜春(宁国府)未来出嫁嫁妆数千两,叫贾*变卖金子几千两偿还债务,自己留下数千两作百年过世的费用,变卖金银珠宝的数千两分给宝玉、宝钗和李纨贾兰母子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