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尔本的钓艇码头??,午后从这里出发
近海小钓,黑鲳是好吃的鱼
墨尔本的老地方。澳洲威士忌,许多都是我爱喝的。
大叔大婶泛舟???♀?河上,昂扬而开心的样子好帅??
要说吃海鱼,我以为“打边炉”与日式刺身,是两种最能体现鲜鱼之味的巅峰食法。如果把鲜鱼拿来蒸、烧、烤、煎、炸……,当然也好吃,但都难与以上两种媲美。
打边炉发端于广东沿海地区,北方人管这叫火锅??。这种吃鱼妙法是广东人为真正爱好海鲜的食客们做出的无上奉献。一鍋清水,几片嫩姜,围炉而坐,煮鱼煮蟹煮虾煮鸡煮羊煮菜……煮一切。
我一生钓鱼,最爱吃鱼,那就说鱼吧。钓到的鱼,出水放血拿来打边炉才是上品。笼捕的也好。其它拖网挂网搞上来的鱼就不合适,再新鲜也不大行,在海里失去生命过久,肉质味道就差了很多。
活鱼放血是个技术活,讲究刀法,不管割喉、斩首还是剖腹都没什么大用。正确的做法是用窄刃快刀在鱼头与鱼鳃的中间结合部刺入,见血大量涌出即可,那里是鱼的动脉血管。然后挂鱼扣放入海里让它慢慢游泳。鱼放松,血流尽,既好吃,也人道。西方人习惯利刃插脑,把钓上的鱼尽快处死以减轻它的痛苦。方法见仁见智,目的都是一个吧。如果你是在荒矶上钓鱼,最好还是把鱼放入养鱼箱放血。去年我在日本伊豆半岛一个孤礁上,把钓到的口太黑毛搁海里,结果不知招来什么怪物,鱼扣绳轻轻一抻,鱼就不见鸟。
鱼拾掇好,头劈两半还是四半八半,看大小啦。肉骨分离,骨剁段,肉起片。有些鱼比如苏眉、三刀、石斑、青衣什么的肝、胃、肠很美味,切记不可放弃。让鱼实现它的价值最大化,这是对它们存在的尊重。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人类吃鱼。人类往生,一切元素又都归于天空大地和海洋,或许还有一些成为鱼虾的食物。爱吃鱼,就更要尊重、爱护它们吧。有人说这是相爱相杀。我说这是上帝安排的地球生命的循环。
所有这些鱼头鱼骨鱼片,用盐捞是核心技术,反复清洗是关键环节,美味就被打磨出来了。不懂鱼的外行会认为如果把鱼洗的太干净将失去鲜味其实大谬。撒些胡椒粉能提鲜,抓入一点点生粉会更嫩,捞入两勺橄榄油会更滑。至此,一切OK??。
广式打边炉的蘸料就是生抽里加三分清汤。水开鱼片入锅,再开立即盖锅盖关火,燜上两三分钟就开动。这时的鱼片洁白细嫩如花瓣,入口嫩滑鲜香,不同的鱼有不同的味道,这种境界,其它中式做法难以企及。
既然打边炉如此美味,是不是所有的鲜鱼都可这样炮制呢?答案是否定的。
万山群岛流传着“一腊二斑”的说法,意思是黑鲷最好吃,石斑也不错。在澳洲各地钓鱼,常吃苏眉、石崇、三刀、彩衣,这些都是打边炉的上品。而金枪、青甘、三文、*鸡……,这些吃日式刺身的极品,拿来打边炉就很不对路,味同嚼蜡。世上本无十全十美,食物也一样。
国内疫情爆发前来到澳洲至今已经一个半月。虽然每天就是钓鱼喝酒,却无时无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