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厕所食水含粪菌
上班一族爱在洗手间洗生果、刷牙及洗杯等,但此举随时可将病菌带进口中。
在办公室的洗手间洗杯、洗生果等,是不少上班一族每日必做的事,但原来这样随时可将“粪菌”带进口中,干净变成害命。香港理工大学研究发现,办公室洗手间的食水含有大肠杆菌,不符合世界生组织标准;研究亦发现办公室洗手间空气中含有大肠杆菌。有传染病专家指出,大肠杆菌可引致屙呕,应尽量避免在洗手间清洗器皿、餐具及食物。 “公司的茶水间好细,所以平日洗生果同洗杯我都会洗手间洗,唔使同人逼!”白领一族的阿芝,为了健康,每日午餐后例必饭后一果,但碍于办公室的茶水间面积狭窄,她惟有在洗手间清洗生果。阿芝的同事Kelly,则因有牙患,饭后需到洗手间漱口刷牙。除了洗生果及刷牙外,其实不少上班一族都习惯在洗手间洗杯及洗面等。但此举原来潜伏了不少危机,随时可将“粪菌”带进口中。
含大肠杆菌即超标 香港理工大学屋宇设备工程学系早前在一所甲级写字楼的洗手间,进行商业楼宇洗手间食水含菌量化验。化验结果发现,三十二个样本的总含菌量,虽均符合美国环保组织标准(USEPA),即每毫升水含菌量不超过五百粒,但是在其中三个样本中却发现有大肠杆菌,平均每公升水有十三粒大肠杆菌。根据世界生组织标准,食水不可含有大肠杆菌,故此洗手间的食水未能符合世标准。化验又发现,食水内的铜绿假单胞菌及葡萄球菌含量,平均每公升水分别含有一百零五粒及七十三粒。研究同时亦发现,洗手间每立方米空气含有九十五粒大肠杆菌;而有百分之九点四的洗手间空气样本,总含菌量更超过一千粒,未能符合环保署的良好室内空气的标准。 “好多打工仔贪方便,都会办公室洗手间洗杯同洗生果,咁样随时有机会将大肠杆菌或者其他细菌直接带入体内。”按照世卫规定,食水不可含有大肠杆菌,今次发现写字楼洗手间食水含有大肠杆菌,相信是冲厕过程中污染了食水。
避免在洗手间洗涤食物 梅解释,经便溺出现的大肠杆菌,会随冲厕水的水花四溅,透过小水点在空中飘浮,玷污水龙头流出的食水。“洗手间食水验出有大肠杆菌,相信源头多来自冲厕过程,来自水缸感染的机会不大,因为水缸如果有大肠杆菌,应该每个样本都验出有大肠杆菌,但今次只是部分样本有大肠杆菌。”他提醒市民,为了保障健康,应尽量避免在洗手间洗涤用具或食物,并在冲厕时,将厕板盖下,以减低细菌飘浮到洗手间的空气中。 传染病专科医生劳永乐表示,在洗手间的食水发现大肠杆菌,应该是由粪便污染。他谓,人体感染大肠杆菌后,有机会引致屙呕或发炎。至于食水中含有铜绿假单胞菌,他指该细菌可令免疫力较弱人士受感染,例如须服食抗免疫药物患者,或有伤口或烧伤人士等,令他们较易发炎;另外,属于皮肤菌的葡萄球菌,入侵身体亦会使皮肤发炎。他指,洗手间的洗手盆及厕格地方会沾有细菌,呼吁市民用后要勤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