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宋高宗赵构这个人,相信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在靖康之耻后成为南宋第一任皇帝,迁都临安,向金人近乎无耻地称臣投降,缴纳岁贡,以及历史上著名的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忠臣岳飞一事。虽然历史上褒贬不一,也有史学界积极评价了赵构以“逃跑”和“认怂”等手段换来了南宋的数代和平,但宋高宗本人的历史风评和后世形象始终不是太好。
但我们今天要说的,还是宋高宗身边的女子。
与老爹宋徽宗的风流不同,宋高宗可以说是一个十分专情深情的男子。他的身边,也有两位不凡的女子,她们与高宗的故事,也算得上是宋代帝后史上的两枝独秀。
一个是赵构的发妻邢秉懿,赵构为了等她,中宫虚位十六载;一个是第二任皇后吴皇后,是宋氏上唯一一位伴随皇帝走完金婚的皇后。
邢秉懿——一只耳环,中宫虚位十六年
宋史上对邢皇后的记载较少,她在赵构尚且是康王的时候成为了王妃,被封为“嘉国夫人”。赵构出使金国的时候将一众妻妾都留在藩邸,而后靖康之难,邢皇后等人都被金人掳走,这其中就有很著名的柔福帝姬赵嬛嬛。
宋史上邢皇后的画像正史上虽没有记载,但有史料称当时的邢秉懿已经怀有身孕。据记载孩子在去往金国的途中因为邢秉懿堕马而流产,而邢秉懿也受到了金人盖天大王的逼迫,险些自尽。史书上也没有说邢秉懿失节与否,毕竟靖康之耻已经是一段极其不光彩的历史,大宋后妃受辱于金人更是耻辱之极,所以这一节,也只能凭后人推测了。
靖康之难——宋宫宫女尽受屈辱后来宋徽宗派曹勋逃回大宋去,邢秉懿将自己戴的耳环摘下交给曹勋,并托他带去一句话:愿如此环,得早相见也。“环”与“还”谐音,也是邢秉懿当时最真实迫切的愿望。后来赵构看到这个信物,自然是十分感动,不过数月他登基之后,就遥册邢秉懿为皇后。
后来邢皇后便被关进了洗衣院,这是一个女子干粗重杂活,但又可以供金国皇室成员选女人和宫女的地方。
在宫斗剧中,应该是女主怒怼金国小王爷,却凭借光环竟然打动了王爷,并由此滋生了一段跨越种族、国仇的生死情缘。然而现实中,堂堂大宋皇后、后妃、公主到了这里,不过是一群毫无还手之力的阶下囚,经受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变成金人侮辱大宋和皇帝赵构的工具罢了。
靖康之难邢皇后在大约七八年之后死去,始终也没有回到大宋,并且金人甚至封锁了皇后死去的消息。直到赵构登基十六年之后,其母亲被放回大宋,赵构才从母亲那里之后皇后早已经去世了。史书记载皇上为她辍朝,郁郁寡欢。
因为历史上对邢秉懿所着笔墨不多,很可能是因为她正处在南北宋交接动荡的时期,而又以一国之后的身份遭到了金人的重大侮辱,所以史书也刻意避之。
对于邢秉懿和她的遭遇,感悟有几点:
一、发妻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古代封建制度之下,原配妻子是十分重要的。不管丈夫在娶妻前后有多少姬妾,又或者原配去世后再娶继室,都绝不会有迎娶原配发妻的婚礼规模、对礼仪的重视程度以及身份待遇。举个简单的例子,尤二姐可以用一顶小轿抬到小院里,人们也都承认她是正式的妾室身份,死了也就死了,不过落了个“拉到乱葬岗上一埋”的评语;但王熙凤就有勇气在贾家大吵大闹,喊出“给我一纸休书我就走”的“豪言壮语”,就是因为她知道这一纸休书也不是轻易就敢下给她的。
当然在邢皇后与高宗之间,明显是有感情在的,否则就不会出现这种连册封都是遥册,中宫虚位十六年的情形。
二、中国古代特别喜欢将一些小物件寄托上某种寓意,借物传情,可以说是十分浪漫了。一只耳环,一个戒指,一个香囊,都可以传情达意。比如李莫愁给陆展元绣的红花绿叶锦帕,尤二姐给贾琏的槟榔荷包,贾琏回尤二姐的手帕和玉佩,让林黛玉误会的宝玉给史湘云的金麒麟,宝玉和柳湘莲交换的汗巾和玉扇坠,还有司棋做给表兄潘又安的鞋子等等。物不在贵重,心意最要紧。其实一直到八十年代,还有人送一条手帕来表示心意。看到信物,就好像看见了对方,听到了誓约一般,跟写信的“见字如面”一样有承诺效力。
如今时代进步了,沟通方便了,反而一遍遍挂在嘴上的话也变得不可信了,更没有多少人肯拿着一件不值钱的小东西,就能笃信对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