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循传统,发新声,越剧经典梁祝何文秀
TUhjnbcbe - 2024/8/11 20:03:00

图说:赵志刚(右)和青年演员赵心瑜演出《何文秀》

尹派名剧《何文秀》昨晚在天蟾逸夫舞台上演名家传承版,成为“越时代·越美丽”上海越剧院传承系列演出开篇;小剧场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昨晚在宛平剧院为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收官。两部作品一头一尾亮相演艺大世界,既循传统,又发新声。

赵志刚携手青年同演成名作

《何文秀》是尹派宗师尹桂芳的代表作,也是赵志刚的成名作。年,赵志刚在尹桂芳的指导下,首演《何文秀》,一炮而红,接连演出了70多场。十年前,他又推出了复刻版《何文秀》,进行了创新。这次带着张杨凯南和冯军两位尹派青年演员,赵志刚又回到了传统的舞台,三位“何文秀”同台接力,力求原汁原味地将尹派魅力传承下去。

“想唱好尹派,《何文秀》是必须拿下的一部剧目。”排练时,赵志刚就时时和两位年轻人谈心。在戏校从范派改唱尹派的张杨凯南,进入上越后参演的剧目以《家》等现代戏为主,《何文秀》是他第一次学习如何潇洒自如地挥舞水袖,众多传统戏里的身段动作也让他遇到不小的挑战。每逢学生打退堂鼓的时候,赵志刚不仅是严师,更是慈师,一遍遍地鼓励他,学艺的道路上,不仅要唱自己喜欢的戏,更要补缺,全面地学习尹派的各个剧目。

图说:冯军演绎《何文秀》

张杨凯南演绎前三折,冯军演绎的中间两折讲述的是何文秀高中之后乔装去找王兰英的戏份,这时候要从前三折的才子佳人转变为比较成熟的状态,这也是冯军首次跟着赵志刚学戏,“赵老师当年就是从传承尹老师的剧目开始慢慢形成自己的代表作,对于我们青年演员来说,很高兴有这么难得的机会,借助这部戏也可以帮我们打好传统戏的基础。”

从创新的《何文秀》回归到传统的《何文秀》,赵志刚始终张弛有度,“尹桂芳老师当年就鼓励我创新,我从老师身上也学到了很多,守好越剧的本体再进行创新,出得去,回得来,希望年轻人也可以继承越剧宗师们的精神。”

这也是“越时代·越美丽”系列演出推出的初衷,未来还会有更多名家携学生同台演出,展现不同流派越剧人对越剧艺术坚守创新的过程。

徐王传人创新小剧场《梁祝》

去年,《梁祝》在宛平驻场时,袁范、范傅两版《梁山伯与祝英台》相继上演,收获掌声无数。徐王版《梁祝》尽管在行腔韵致、表演风范上独具特色,却甚少登上舞台,仅有徐王派弟子及再传弟子演绎过折子戏。

图说:杨婷娜、李旭丹演出《梁祝》祖忠人摄

小剧场版本的上演,源自徐派传人杨婷娜在“千里共婵娟”全明星版王派越剧专场中看到了钱惠丽和王志萍演绎的徐王版“楼台会”,心动不已。范傅版《梁祝》珠玉在前,她和一群青年戏曲人在创作小剧场徐王版《梁祝》时难免有压力,90分钟时长里,整台戏分成了4个部分——“春之苏醒”“生如夏花”“冷落清秋”“冬逝情殇”,仅五位演员一气呵成。

杨婷娜感慨:“小剧场有着先锋的、实验的、创新的戏剧精神,年轻的创作人员也可以大胆探索、突破自我,用当代的审美和理念来诠释传统艺术。”编剧魏睿从文本上渲染了山伯、英台这种伯牙、子期的知音之情。这与传统爱情的男女一见钟情也非常不同,他们是从阔达的知己之感开始彼此缘分的,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王派花旦李旭丹钟情于祝英台这个人物,因为祝英台与她以往塑造的人物有很大区别。在此之前,李旭丹塑造的主动型的女性角色比较少,而祝英台几乎每一步都是她“主动出击”的——从女扮男装求学,到玉扇坠自托媒,到楼台会劝说梁兄,再到投坟化蝶……她生如夏花,热烈生动,浪漫而自由,具有强烈的现代精神。

李旭丹想起了王文娟90岁高龄举办《千里共婵娟》专场演出时,在台上拉着她的手深情回忆当年在前线战场慰问志愿军时,战士们在防空洞里自发打手电筒看《梁祝》的感人场景,“王老师也希望此剧目能够代代相传,我们恢复徐王版《梁祝》的上演,也是对老师的告慰。”

(新民晚报记者赵玥)

1
查看完整版本: 循传统,发新声,越剧经典梁祝何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