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黛玉嫁给北静王,还是宝玉牵的红线这将置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红楼梦》作者一贯喜欢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很多红迷们都知道《红楼梦》一书处处暗藏玄机:一个不起眼的物件,名称都可能预示人物的命运,甚至全书的布局。这种文学手法确实很有意思,但是我觉得研究《红楼梦》不应以此为主。

红楼梦一直存在着过度解读的问题,有人从贾雨村诗句“钗在奁中待时飞”推测薛宝钗最后嫁给了贾雨村,只因为贾雨村的字为“时飞”。如果这样理解,那么前一句“玉在椟中求善价”,是不是应该理解为黛“玉”最终会被贾府“卖”了一个“好价钱”?袭人与蒋玉菡因为一条汗巾子,最后结为夫妻。因此,一直有人非要将黛玉和北静王扯上关系,甚至考证出八十回后北静王曾求娶黛玉,更有甚者,研究得出八十回后贾府为求自保,只能牺牲黛玉,逼着她嫁给了北静王为妾。

虽然宝玉把蒋玉菡的汗巾子换送袭人,袭人和蒋玉涵也最终结为夫妻,却不能说宝玉把北静王的东西送给黛玉,就表示黛玉会和北静王有什么瓜葛。因为这两者的情况完全不一样。我们不妨看看原文是怎么描述的。

先说袭人和蒋玉菡之间互换汗巾子的事。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写道:(宝玉)向袖中取出扇子,将一个玉扇坠解下来,递与琪官(蒋玉菡),道:微物不堪,略表今日之谊。琪官接了,笑道:无功受禄,何以克当!也罢,我这里得了一件奇物,今日早起方系上,还是簇新的,聊可表我一点亲热之意。说毕撩衣,将系小衣儿一条大红汗巾子解了下来,递与宝玉,道:这汗巾子是茜香国女国王所贡之物,夏天系着,肌肤生香,不生汗渍。昨日北静王给我的,今日才上身。若是别人,我断不肯相赠。二爷请把自己系的解下来,给我系着。宝玉听说,喜不自禁,连忙接了,将自己一条松花汗巾解了下来,递与琪官(蒋玉菡)。

宝玉回至园中,宽衣吃茶。袭人见扇子上的坠儿没了,便问他:往那里去了?宝玉道:马上丢了.睡觉时只见腰里一条血点似的大红汗巾子,袭人便猜了八九分,因说道:你有了好的系裤子,把我那条还我罢.宝玉听说,方想起那条汗巾子原是袭人的,不该给人才是,心里后悔,口里说不出来,只得笑道:我赔你一条罢.袭人听了,点头叹道:我就知道又干这些事!也不该拿着我的东西给那起混帐人去.也难为你,心里没个算计儿.再要说几句,又恐怄上他的酒来,少不得也睡了,一宿无话.至次日天明,方才醒了,只见宝玉笑道:夜里失了盗也不晓得,你瞧瞧裤子上.袭人低头一看,只见昨日宝玉系的那条汗巾子系在自己腰里呢,便知是宝玉夜间换了,忙一顿把解下来,说道:我不希罕这行子,趁早儿拿了去!宝玉见他如此,只得委婉解劝了一回.袭人无法,只得系在腰里.过后宝玉出去,终久解下来掷在个空箱子里,自己又换了一条系着。

通过原文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袭人和蒋玉菡实际上是通过宝玉之手,互换了汗巾子,而且袭人不仅接受了蒋玉菡的汗巾子,还曾经把它系在腰里,最后还把它收起来了。到后面袭人嫁给蒋玉菡的时候,这条汗巾子还在!

再来说说宝玉转赠北静王的礼物给黛玉的事。原文两次说到黛玉和北静王的关联,皆与宝玉有关。第一次是在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馆扬州城贾宝玉路谒北静王》,秦可卿出殡,贾府的世交好友们都派人来路祭。北静王因问贾*道:“那一位是衔宝而诞者?几次要见一见,都为杂冗所阻,想今日是来的,何不请来一会。”因是首次见面,并且北静王对宝玉的第一印象还不错,于是将腕上一串念珠卸了下来,递与宝玉道:“今日初会,仓促竟无敬贺之物,此是前日圣上亲赐鹡鸰香念珠一串,权为贺敬之礼。”宝玉连忙接了,回身奉与贾*。贾*与宝玉一齐谢过。

宝玉北静王初见,宝玉从北静王那里得到了一样鹡鸰香串,他觉得此物非比寻常,就珍藏了起来,准备送给黛玉。黛玉从扬州回来后,宝玉就把此串转赠黛玉,本以为黛玉会接受,毕竟这鹡鸰香串非寻常之物,先是今上赐给了北静王,北静王又当作见面礼给了宝玉,宝玉又把它当作宝物一般给了黛玉,没想到黛玉根本就不要。我们且看原文:

(宝玉)好容易盼至明日午错,果报:“琏二爷和林姑娘进府了。”见面时彼此悲喜交接,未免又大哭一阵,后又致喜庆之词。宝玉心中品度黛玉,越发出落的超逸了。黛玉又带了许多书籍来,忙着打扫卧室,安插器具,又将些纸笔等物分送宝钗,迎春,宝玉等人。宝玉又将北静王所赠鹡鸰香串珍重取出来,转赠黛玉。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遂掷而不取。宝玉只得收回,暂且无话。

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出,宝玉把北静王所赠的香串看的非常重要,试想一下,北静王是何等人物?他送给宝玉的见面礼,自然是珍贵无比的东西。在宝玉心里,这样稀有的香串,也只有林妹妹才“配”佩戴(袭人原说过,在宝玉眼里,连红色都不是人人“配”穿的,就连薛大傻子得了特别好的莲藕、西瓜等鲜物,都认为也就宝玉才“配”吃),所以,宝玉珍藏了许久,专等黛玉回来转赠,以表他对黛玉的看重,没想到黛玉不受,还说是“什么臭男人拿过的!”

第二次宝玉要从北静王那里要了东西送黛玉,发生在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黛玉每岁至春分秋分后,必犯旧疾。宝玉披着斗笠冒雨去看黛玉,黛玉发现宝玉披的斗笠不是寻常市卖的的,就问是哪里得来的,宝玉就说是北静王送的,我们且看原文:

宝玉道:“这三样都是北静王送的。他闲常下雨时,在家里也是这样。你喜欢这个,我也弄一套来送你。--别的都罢了,惟有这斗笠有趣:上头这顶儿是活的,冬天下雪,戴上帽子,就把竹信子抽了去,拿下顶子来,只剩了这个圈子。下雪时,男女都带得,我送你一顶,冬天下雪戴。”黛玉笑道:“我不要他。戴上那个,成了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那渔婆儿了。”及说了出来,方想起来这话恰与方才说宝玉的话相连了,后悔不迭,羞的脸飞红,伏在桌上,嗽个不住。

这里宝玉再次想把北静王的东西转赠黛玉,但黛玉再一次拒绝了。黛玉拒绝北静王的礼物,是天性使然。宝玉送转赠黛玉香串,黛玉之所以不要,是因为这并非宝玉之物,而是来自他人之手。黛玉心中只有宝玉一人,在黛玉眼里,除了宝玉外,其余男人都是臭男人,其他的“臭男人”的东西,她更不会要。就算是北静王,也不能例外。

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宝玉挨打的消息让贾府乱成一团。宝玉便命晴雯拿了两条手帕子送给林黛玉。晴雯拿了帕子往潇湘馆来。道:“二爷送手帕子来给姑娘。”黛玉听了,心中发闷:“做什么送手帕子来给我?”因问:“这帕子是谁送他的?必是上好的,叫他留着送别人去罢,我这会子不用这个。”晴雯笑道:“不是新的,就是家常旧的。”林黛玉听见,越发闷住,着实细心搜求,思忖一时,方大悟过来,连忙说:“放下,去罢。”晴雯听了,只得放下,抽身回去,一路盘算,不解何意。

这一次宝玉打发晴雯送两条旧手帕给黛玉,黛玉一开始也是拒绝的:“这帕子是谁送他的?必是上好的,叫他留着送别人去罢,我这会子不用这个。”因为黛玉认为宝玉又要把其他人送的东西转赠给她,所以不要。但是,当请问说这帕子并非别人送的,而是宝玉的家常用的,黛玉就接受了,让晴雯“放下,去罢。”

通过对比,我们清楚地看出了宝玉把蒋玉菡的汗巾子转送给袭人和把北静王送的礼物转赠黛玉的不同:首先,蒋玉菡和袭人其实相当于互换信物,而北静王和黛玉之间是单方面的转赠。其次,蒋玉菡的汗巾子袭人收下了,并且用过了,北静王的礼物黛玉压根没接受。所以,北静王跟黛玉不会有任何关联,这一点原文没有明确文字暗示,脂批更没有提到任何有关黛玉和北静王姻缘之事,宝玉两次要将北静王之物送黛玉,展现的都是宝黛爱情。那些将北静王和黛玉联系到一起的解读,想的未免太多了。

贾宝玉不仅向林黛玉转赠过北静王的东西,也转赠过贾元春的东西,端午节赐礼,贾宝玉就让人把贾元春赏赐自己的东西去林黛玉那里,让林黛玉挑选喜欢的(当然,这次黛玉同样没有接受)。难道说林黛玉与贾元春还会有什么暧昧不成?如果那样,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宝玉为何总要把北静王之物转赠黛玉呢?有没有可能像很多人理解的那样:八十回后,宝玉成了北静王和黛玉的媒人,从中极力撮合两人?当然不是这样,如果这样理解红楼,那就真的曲解了宝玉,也曲解了曹公本意了,宝玉之所以总是把北静王之物转赠黛玉,逍遥子认为:贾宝玉与林黛遇青梅竹马,对林黛玉感情至深,一切都以林黛玉为中心,有了好东西也首先想到要送给黛玉。宝玉曾经说过:“当初姑娘来了,那不是我陪着玩笑?凭我心爱的,姑娘要,就拿去。我爱吃的,听见姑娘也爱吃,赶紧干干净净的收着,等着姑娘回来,一个桌子上吃饭,一个床上睡觉,丫头们想不到的,我怕姑娘生气,我替丫头们想到了…”因此当他得了北静王的赏赐,便巴巴的留下来,巴巴的送过去。

宝玉几次想要把北静王之物送给黛玉,跟黛玉姻缘应无关涉,更主要的还是表达宝黛之情,且两人的表达方式各不相同。追根溯源,鹡鸰香串也非北静王之物,而是今上的,难不成黛玉跟今上还有关系?如果宝玉把北静王送给自己的东西转赠给黛玉,是在为他们牵红线的话,这将置“木石前盟”于何地?

《红楼梦》之所以拥有这样的文学地位,很大成份是因为它生动深刻地描绘出当时社会下形形色色的人物,通过这些人物的感情,生活,命运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礼教制度的不满,和对自由,平等生活的渴望,雅俗共赏。但如今看到很多帖子都以猜出书中的字谜为理解《红楼梦》的最高境界,我个人觉得这有点买椟还珠了。一段文字总可以有不同的解法,触境而生,因人而异。看到了故事又想起了伏线方觉得妙。但如不知以后故事,只用前面的一些文字去猜,则结果必不一(如当今红学)。如黛玉是吊死还是淹死,真是无聊。这样的游戏并不能复原失去的《红楼梦》,就算能侥幸猜对情节,也无法赋予其神韵。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