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时,浙江绍兴上虞祝家庄,有个祝员外,家里富得流油,接二连三的生了八个儿子,第九个要生的时候,祝员外急得想找人打架。幸好生了个女儿,没有出门打架。
乡亲们啊,你一口气生八个儿子试试,再来个千金,那还不当传家宝一样宠。祝员外给千金取名祝英台,自小富养,读书写字,琴棋书画,门门可以拿奖学金。
学校入口
16岁时,祝英台想到大城市杭州寻找诗和远方。祝员外八十多岁了,那叫一个割肉一样的不舍得。后来想起来,杭州有个周老师,是朋友,心肝宝贝托付给他,应当不用怕男同学欺负。
祝英台兴高采烈的辞别了爹娘,只带了一个贴身丫鬟银心上路,两人一副公子与贴身保镖打扮。
闲话少说,这日,两人来到了钱塘江边,突遇大雨压境,于是,躲入路旁亭子避雨,亭子唤名“草亭”。没多久,一个寒酸书生与俭朴仆人也跑步进入亭中。
萍水相逢,闲来无事,三言两语交谈,原来是老乡。这书生叫梁山伯,上虞胡桥镇人,这次上杭州去拜周老师门下。周老师第二次出现了,祝英台与梁山伯又是老乡又是同窗,一看就要行走在危险的爱情边缘了。可是,他们不,两人在亭子里,大雨下,拜了兄弟。
亲爱的周老师是杭州万松书院的教授,教室里子弟一群。梁山伯与花木兰的战友们一样,是中国历史上最情犊不会初开的一帮人。三年同窗,只有友谊地久天长。
万松书院
祝英台有一天收到一封加急家书,说母亲病重,望儿速归。祝英台心乱如麻,麻的不止是母亲,还有这个暗恋很久的梁兄,最后一层窗户纸怎样捅破呢?
祝英台心生一计,临行前夜,找到了师娘,掏出一枚玉扇坠,把对呆头呆脑的梁山伯的爱慕之情,跟师娘一五一十说明,希望师娘把红线的另一头递给梁兄。
第二天上路,梁山伯真够兄弟,一口气送了十八里,毛估估应该过了钱塘江,到了萧山境内。祝英台一路上各种爱的启迪,梁山伯一句也听不懂。有一次,两人在井水里照了照像,祝英台说这是夫妻照,梁山伯红着脸说,兄弟咱们还是不玩前卫的。
祝英台到家后,员外喜滋滋的告诉女儿会稽太守马子明儿子马文才来提亲,爹爹已经应允这金玉良缘了。祝英台又心乱如麻,只得把梁山伯拿出来挡箭。快九十岁的员外气得胡子发抖,这等丑事,马上把我扼杀在摇篮里,赶紧置办嫁妆,以免夜长做恶梦。
再摆个pose来一个
梁山伯经师娘一语点醒梦中人,立马收拾行囊,回家求婚去也。岂料,形势恶化,祝英台告知了婚讯,两人无语凝噎。梁山伯回家后,一病不起,很快先走一步了。
得到凶讯的祝英台强忍悲伤,在出嫁之前,跟员外约好,花轿必须绕行梁兄坟墓,待祭拜后再抬入马太守家。
祝英台一出轿子,风雨大作,忽然一个谁也没见过的大雷,坟墓开门了,这才是天作之合,祝英台纵身一跃。天色瞬间变成了朗朗乾坤,两只花蝴蝶飞了出来,迎着阳光,在花丛里边心情舒畅的飞来飞去。
来个补丁:万松书院唐朝时是报恩寺,明朝弘治年间改成万松书院,清康熙年间改成敷文书院。东晋时,估计这里是一片森林。剧情需要,友情参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