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李清照喜欢,玩玉斗酒打麻将的奇女子 [复制链接]

1#

年的今天,被称为中国第一女词人的李清照逝世。

李清照之所以如此有名,不仅仅她是李清照,是第一女词人,她还是和丈夫斗茶斗诗斗文,后来赌博打麻将的“豪放”女人,封建社会的“豪放”女人。

对,人人都道她是婉约派的代表人,毕竟她流传千古的文章是: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如此等等。

那谁又能想到: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这两首也是出自李清照之手,慷慨激昂,沉痛悲愤,尽洗呢喃女儿态。

李清照可委婉清丽,可豪放洒脱,她着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有意思”,在封建社会,尤其是崇尚男权地位的封建王朝,对于一个女人来说,不是什么美称。

有意思,是有趣,有灵魂,有文才更有傲骨。这也许是后人对她最大的褒赞。

有文才的女性词人也不是她唯一一个,但有文才有骨气又爱好古董收藏,同时与夫君品诗论画斗酒喝茶说石道玉,古时人者差不多就她了。

对,斗酒,论玉。

李清照喝茶,喝酒,爱好诗书古籍,收藏字画,喜欢古董物件......据说她家的屋子用来收藏放置古董藏品的一度高达10间!

可能有人要说了,这就是有钱任性啊,在宋朝没钱,人家能用这么多钱来买古董玉器?!

有道理!

也没道理。

李清照跟丈夫赵明诚是门当户对,都是属于有钱人家来的,这没错,不过夫妻二人过日子也不能日日仰仗自家老一辈,这两人后面日子也开始过得紧巴巴。李清照喜欢花,赵明诚就去集市上买好多花送给她。同样的,赵明诚喜欢名画古玩,李清照就陪他一起收集玉石书画。二人本来家境很不错,但大部分的银钱都消耗在古董字画上,更甚至要经常典当名贵衣物,来换取名画或玉石。

赵明诚在年轻无虞的时候,也算是有意思的。

他文采也好,有才华,尤其对古董对金石艺术执着沉迷。说到赵明诚,3个关键词,一是“弃城逃跑”,二是“李清照之夫”,三便是“金石录”。

不是李清照的老公,很多人都不认识他。

不是他任上弃城仓皇而逃,很多人也不知道他。

但是《金石录》,的确是人家要写的,而且还很出名,虽然后期是他老婆李清照来完成的。

李清照的洒脱傲骨这时候就出来了,她对丈夫的弃城行径大失所望,深居闺中但是满腔热血为国担忧。

我们来细品一下:“身为百夫特,行足万人师”、“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坏土”、“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这些都是李清照的作品,其心其志,怎输男儿?

不可否认的是赵明诚的文采底蕴,以及他对于金石艺术古董玉器上的造诣。李清照对于玉石收藏的喜爱,可以说就是受他启蒙,影响颇深。这个被划为“婉约派”的豪放女子,写诗著书喝酒打牌品茶玩玉,收藏金石玉器并用尽心力保护她和赵明诚年轻时的藏品文物。据说在历经青州和洪州文物度浩劫之后,为了保护所剩不多的文物以及澄清赵明版诚把玉壶献给金人的传闻,李清照想把所有文物献给朝廷,后来还跟随宋高宗的队伍一起逃难。

赵明诚最终先她而去,李清照对他是又爱又恨,但是她决定为他完成“金石录”,对她而言,这是丈夫的痴迷爱好也是毕生所藏,在写金石录后序的时候,赵明诚去世6年,她也许仍在回想与丈夫在案前玩谁先猜出玉石出处谁就喝茶的游戏,一幕幕,幕幕割心。

李清照一生藏玉爱玉,跟丈夫有关,当然跟她所处的朝代有关。

她的朝代是动荡不安的,活了70多岁,先后历经了5个皇帝,可谓传奇的一生。

不论宋神宗,宋徽宗还是宋高宗,这些至高统治者,无一不对金石艺术尤其玉器文玩执着不已。

宋徽宗不仅沉迷字画,对玉石也是到了“有瘾”的地步,宋朝的玉料由西域进贡,或者由和田方输入,宫政府专门设有宗正寺玉牒所,文思院和修内司玉作所......

不仅官方用玉繁盛,民间用玉也开始普及,神玉走下神坛,和田玉器讲究实用功能与人文意境相结合,仿古艺术也开始流行。

宋高宗的时候,据说他赐宴群臣,席间看到一个臣子的折扇上系着一个玉孩儿扇坠,顿时大为惊讶。原来那玉扇坠是他的贴身心爱之物,在十年前乘船途中,不小心掉入水中。他问大臣,大臣说在清河坊铺家买得。宋高宗命人将开铺卖玉的老板叫来询问,老板说是一个提篮人拿到店里卖掉的。接着宋高宗再派人找到提篮人,提篮人说是在候潮门外陈宅厨娘处买得。宋高宗又派人去打听,结果陈厨娘回答说:“破黄花鱼腹得之。”

这事最终就是宋高宗大喜,他认为扇坠失而复得是大祥之兆,于是龙颜大悦之下重重封赏寻回玉扇坠相关一干人等。

在这种大环境下,赵明诚也好,李清照也好,即便是生活为难他们的时候,仍然看重文玩古董字画艺术,李清照后面改嫁,但发觉对方是觊觎她的字画玉器后,直接举报揭发,那时候举报丈夫妻子也要跟着坐牢的,但她在所不惜,可见李赵二这段“金玉良缘”,爱过也恨过,但曾经真心,岁月静好,怕永远是金石可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