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要忌什么 https://m.39.net/pf/a_6985661.html学习声乐,课酬为何如此之高?
声乐的“贵”,究竟贵在哪里?
这个问题还得从“一个专业的声乐老师是如何养成的”讲起。
学习资源稀缺
一位专业的声乐老师,自己也必须从学生而来,专业知识也得有所师承。
而在求学之路上,无论是否走声乐艺考路线,首要目标都是去专业的科班老师那里接受正统的声乐训练,但这个起步往往会被扼杀在摇篮里。
(左:金铁霖老师,右:宋祖英)
一些从来没有接触过声乐的家庭,根本不知道上哪儿找老师。
尤其是艺考生,如果找的是“血脉不正统”的声乐老师,可能会耽误高考。以广东历年的联考为例,考试曲目和唱法都以民族美声为主,评委老师皆为高校声乐系老师,打分当然以正统声乐为标准,讲究学术性、科学性。
何谓“血脉不正统”,即知识源于自我研习的唱歌老师,或接受过声乐指导但并非来源于专业科班老师的一些机构老师。
如何判断是否“正统”?划分标准并不是常人逻辑里的“科班出身”标签,而是学术内容的专业性。
举个例子,法学专业毕业的科班生,是否每一位都能成为被委托出庭的执证律师?事实上,在位的执证律师,有很大一部分其实是非法学专业学生。
而能否成为专业律师,在于能否凭自身实力通过冠为“中国第一考”的司法考试。
这说明,专业能力,不看出身,而取决于实际的学术能力水平,在声乐中指的是实际演唱水平。
要凭这样的标准,找到一位真正学术正统的老师,对于未入行的普通学生乃至艺考生,都有听力甄别能力上的困难。
这样的“高师”只能靠口口相传,再发达的互联网也无法替你筛选,因难寻而成了求学上的“稀缺资源”,入行的梦想可能在寻找中逐渐淡灭。
入行门槛高
1、演唱能力门槛
找到正统高师之后,以为学习就此开始?不。
无论是否艺考,都需要演唱一段给高师听,一视同仁。
(右:董华老师)
如果是艺考生,高师会根据经验简单预测一下你的考试成功率,不高的可能建议你换一个专业。
如果是非艺考生,演唱过于普通的会被直接劝退,只有少数嗓音条件或演唱功底好的被挑中,可以正式跟着高师学习正统声乐。
有些名师,将成千上万的求学者拒之门外,只留下心仪的,或交给自己的学生打基础,或亲自执教。
所以,没有演唱能力这块敲门砖,高师的门即使找着了也敲不开。
2、经济能力门槛
如果拿着对商业化培训机构的心理价位,去找正统高师的话,那吃到的可能不止闭门羹了。
在不了解声乐的专业性之前,大众都爱把“声乐”等同于“唱歌”,把专业学科等同于兴趣爱好,把琴行老师等同于正统专业老师,把几十块的商业产品类比于百计、千计单位的付费知识产权。
综上,在成为一个专业的声乐工作者之前,求学之路上不止需要通过演唱考核,更要经受得起经济考验,这些都成为一位专业声乐老师的“诞生成本”。
修学历程艰难
拜师入门后,专业训练过程可谓苦大于甜,将要经历三层“筛选”。
?天生条件和学习能力,决定是否能脱颖而出
如同文化课的学习,统一的教科书知识,同一位任课老师,每一位学生的吸收效率却大相径庭。
而与文化课不同的是,声乐训练犹如学杂技动作一般,嗓音条件有先天优势的同学,总是学得更快,使得更加速拉开了每一位学生的演唱实力差距。
最孤独无助的,是教学内容因材施教,老师针对个人的发声问题而作出的调整,学生只能自我学会感知、判断、消化和修正,无法请教其他同学帮助讲解。
?能否成为范本,需要师父的“出厂检验”
当能随时进行自我发声纠正时,证明正确的发声已深入骨髓,可以出师或进入下一阶段的深造了。但日后能否从事声乐教学,还需得到自己师父的亲许。
经常听到高师在教学中批评自己的学生:“唱成这样,你以后别出去祸害下一代,误人子弟!”
毕竟不像开放式的商业圈,学术圈是很小,哪位学生师承于哪位高师,如同“记录在册”般有迹可循。
?能否比演唱者多出教育者的特有技能
决定从事教学的演唱者,还有更加严格的要求和具备更多的综合技能:
1、发声示范的标准化,不能有不健康的个性化发声;
2、有一双灵敏的耳朵,能即刻进行发声比对,准确揪出实际“病因”;
3、有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变换着不同的方法,表述某个发声位置。
经过了上述修学历程中的“层层筛选”,一位既唱得好能拿到老师的“血统认可”,又能教得好让学生“血脉相承”的声乐老师,不仅仅是付出血汗就能熬出头的,注定了课酬也不可能是一个与付出成本完全不对等的价位。
专业的声乐很“贵”,却无法实际体现于金钱数字上。
如果你看不到其中的价值,那么你会觉得一件几百块的快时尚品牌服装能接受,而一节几百元的声乐课很贵。没错,衣服可以穿很久,但声乐技能却可以用一辈子。
老纳说
爱声乐,就如同爱盲盒、爱飞机模型、爱化妆品一般,愿意付出多少金钱,只是一个体现你有多爱它的价码罢了。
如果本文给到你一些启发,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发表你的独特见解。
了解本文作者,回复“作者”到